1981年,马承源先生撰文《汉代青铜蒸馏器的考察和实验》,介绍了上海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铜蒸馏器,由甑和釜两部分组成。此件青铜蒸馏器通高53.9cm,凝露室容积7500mL,贮料室容积1900mL,釜体下部可容水10500mL,在甑内壁的下部有一个圈穹形的斜隔层,可积累蒸馏液,而且有导流管至外。
马先生还作了多次蒸馏实验,所得酒度平均20°左右。经鉴定这件青铜器为东汉初至中期之器物。在四川彭县、新都先后两次出土了东汉的“酿酒”画像砖,其图形为生产蒸馏酒作坊的画像,该图于四川 传统蒸馏酒设备中的“天锅小甑”极为相似。
始于唐代说
白酒始于唐代有诗词为证。如白居易的“荔枝新熟鸡寇色,烧酒初开琥珀香。”雍陶的“自到成都烧酒熟,不思身更入长安。”显然,烧酒即白酒已在唐代出现,而且比较普及。
从蒸馏工艺来看,唐开元年间,陈藏器在《本草拾遗》中有“甄(蒸)气水,以器承取”的记载。此外在出土的隋唐文物中,还出现了只有15~20mL的酒杯。如果没有烧酒,肯定不会制作这么小的酒杯。由此看来,在唐代出现了蒸馏酒是毋庸置疑的。